AD
首页 > 头条 > 正文

好民警!盐城“刘大姑”8年收获了一屋子锦旗

2015-11-13 来源:和讯新闻 编辑:海章 资讯整理: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:
评论 点击收藏
导读:在盐城方言里,大姑指的是能够为街坊邻居、亲朋好友的大事小事排忧解难的热心人。“我的姓名"刘大姑",职务"刘大姑",工作还是"刘大姑"。”11月2日,记者一见到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警务督察大队副大队长刘婵,她就自豪地说,群众见到她都叫她刘大姑

  一位做信访工作的民警,每天面对尖锐的矛盾纠纷,何以得到地方百姓口中最高的赞誉呢?

  跑多家医院为受害人讨回公道

  到“公家”办事,忐忑不安是许多群众的普遍心态,本能地希望能有熟人,以免受到不公正待遇。2009年4月,塔吊司机杨建国丢了摩托车,辖区派出所没找到,他觉得警方没尽力,“怎么办?我盐城一个熟人都没有”。他找到刘婵反映情况,当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,刘婵温言温语答应,下班帮他找派出所协调。

  杨建国不信,等刘婵下班偷偷跟在后面,见她果然去了派出所。有段路正在修,刘婵深一脚浅一脚还摔了一跤。杨建国深受感动,等刘婵从派出所出来要请她吃饭,刘婵不肯。后来在刘婵协调下,杨建国取回了摩托车。一来二去熟了,有天夜里施工结束,杨建国路过亭湖公安分局,看到刘婵办公室灯还亮着,感到警察特别辛苦,又想请她吃饭,又被坚辞。

  从此,杨建国就认定,刘婵这个警察值得信任。“家里有什么事我都找刘大姑。”后来母亲被撞的赔偿纠纷经刘婵协调,避免了矛盾激化;儿子眼睛被打伤,是刘婵帮忙找律师;弟弟被欠薪,刘婵及时赶到防止暴力冲突发生;家里分户,又是刘婵帮忙找派出所协调办成了。现在杨建国家里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刘大姑问问,刘大姑也从不让他失望。

  2012年夏,苏某因伤情鉴定问题跑到亭湖公安分局上访,说警方包庇他人,情绪失控瘫坐在分局门口。民警陆仕华回忆,那天气温有36℃,但刘姐硬陪着苏某坐门口一上午。下午苏某情绪缓和了,说想闺女,刘婵骑电动车带着苏某,开了20多里路找到了苏某女儿家。68岁的苏某后来说,刘婵陪她坐了6个多小时,帮她打饭、给她扇扇子、梳头,还送她去女儿家,真不该闹事。

  注意到,刘婵并非是“和稀泥”让群众感动就完事。她能放下身子安抚群众,更注意查清事实从根子上息访。像苏某的案子,就是她8个月里来回跑了南京、南通两地几家大医院,结合三级法医意见形成完整证据链,把嫌疑人送上法庭,给了苏某一个公道。

  这样执法严格却又有人情味的刘大姑,熟人怎能不遍及盐城?上街买菜,谁都跟她打招呼;骑三轮车的执意要拉她回家,说曾经受过她帮助,可刘婵早已记不起是什么时候的事了;80岁生日宴上,上访长达13年的“倔犟大爷”请她坐首席;电话里听到她喉咙沙哑,多次上访的小伙子从几十公里外给她送来胖大海。至今,她已先后化解信访案件800多起,帮助群众200多名,上级交办的28件疑难信访积案全部化解,停访息诉率100%,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多万元。

 3    1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
财经网    华夏财经    理财攻略    财富故事    曝光台    股票    基金    外汇    黄金    头条    专栏    排行榜    华夏专题
查看更多:盐城   “刘大姑”   8年   锦旗  

华夏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