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
首页 > 头条 > 正文

微信红包作为一种“新年俗”,会取代纸质红包?

2016-02-07 来源:澎湃新闻 编辑:之牧 资讯整理:华夏财经网 阅读量:
评论 点击收藏
导读:电子红包渐渐成了中国人过年的“新年俗”。在手机上发红包、抢红包是春节乃至其他重大节庆期间,人们最爱参与的一项活动。

  从微信、电商到电视台,几乎人人卷入红包的浪潮与狂欢。近日甚至出现了“共产党员”政务红包,红包开始进入社会管理层面。

  那么,中国传统的红包最初起源于什么时候,具有怎样的涵义?微信的“转账”与“红包”功能相近,大家为什么就是更爱收发红包?电子红包在未来会取代纸质红包吗?澎湃新闻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的民俗学家田兆元为读者一一剖析。

微信红包作为一种“新年俗”,会取代纸质红包?

  记者:传统的红包最初起源于什么时候?发红包的最初涵义是什么?

  田兆元:红包的起源,一般认为是源于农历新年的压岁钱。我们现在过的这个“春节”的年俗,是在汉代确立的,旨在辞旧迎新,既包含庆典、回报、祝福,也有祛邪的意思。兼有祝福与避邪之意。

 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,习惯把“年”、“岁”都往邪的方面说。比如说“年”是一种凶兽、年兽。这是谁说的呢?我敢说,绝大多数人的爷爷姥姥没有听到他们的爷爷姥姥这么说。这是在媒体上宣扬放大的某一局部地方的传说,把吉祥年说成凶恶的年兽,事实上并不符合主流的年节观念。另外,鞭炮是用来驱赶年兽的吗?据我所知,很多朝代鞭炮都是用来迎神的。同样,我也不主张把“岁”理解为“鬼鬼祟祟”的“祟”。这最多只是个别地方的说法,不应说成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说法。

  我不主张把年、岁看作邪恶的东西。“年”字最初的写法,上面是个“禾”,意在丰收、好收成,有吉祥之意。“岁”字的上面是“出”的一半,下面是“多”的一半,也更多和吉祥的、美好的意思相连。

  我主张回归年、岁最本质的属性,即丰收的时间,庆典的时间。那么压岁钱也就含有辞旧迎新之意,告别过去,开始新的历程。是祝福的意思。就现有文献记录看,很少有提到压岁钱是“压祟”之义,个别地方的民间传说不能成为压岁钱整体的解释话语。

 3    1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
财经网    华夏财经    理财攻略    财富故事    曝光台    股票    基金    外汇    黄金    头条    专栏    排行榜    华夏专题

华夏推荐